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变频技术 > 变频技术
变频调速系统的抗干扰设计应遵守哪些基本原则
来源:艾特贸易2017-06-04
简介答:在变频调速系统的设计中,根据影响变频调速系统可靠性的主要因素,应始终从系统软件和硬件两方面考虑,以提高变频调速系统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变频器抗干扰设计的目的
答:在变频调速系统的设计中,根据影响变频调速系统可靠性的主要因素,应始终从系统软件和硬件两方面考虑,以提高变频调速系统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变频器抗干扰设计的目的是使系统不受外界电磁干扰的影响而误动作或失去功能,因此为了保证变频调速系统在变频器环境中免受或减少上述电磁干扰,必须采取有效的抑制措施。 抗干扰设计的基本原则是:抑制噪声源,直接消除产生干扰的原因;切断电磁干扰传播的途径,提高传递途径对电磁干扰的衰减作用;加强变频器的抗干扰能力,降低其噪声的敏感度。抗干扰设计中应采取的措施如下: (1)抗静电耦合干扰措施是加大与干扰源电缆的距离,达到导体直径40倍以上时,干扰程度就不太明显。在两电缆间设置屏蔽导体,再将屏蔽导体接地。 (2)抗静电感应干扰措施是将控制电缆与主回路电缆或其他动力电缆分离铺设,分离距离通常在30cm以上(最低为10cm),分离困难时,将控制电缆穿过铁管铺设。将控制导线绞合,绞合间距越小,铺设的路线越短,抗干扰效果越好。 (3)抗电波干扰措施同(1)和(2)所述,必要时将敏感设备进行电波屏蔽,屏蔽体要可靠地接地。 (4)抗接触不良干扰措施是接触不良的继电器触点,采用并联触点或选用高性能的密封式继电器。对电缆连接点应做好电气连接。 (5)抗电源线传导干扰措施是采取变频调速系统的电源独立供电,并在控制电源的输入侧装设线路滤波器;装设隔离变压器,且屏蔽接地。 (6)抗接地干扰措施是使变频调速系统实现1点接地,信号电缆的接地线不作为信号的通路使用。电缆的接地在变频器侧进行,使用专设的接地端子,不与其他接地端子共用,并尽量减少接地端子的接触电阻。 (7)在采用外部开关量控制端子控制时,连接线路较长时应采用屏蔽电缆。当控制线路与主回路电源均在地沟中埋设时,除控制线必须采用屏蔽电缆外,主电路线路必须采用屏蔽电缆,减小彼此的干扰,以防止变频调速系统的误动作。 (8)在采用外部通信控制端子控制时应采用屏蔽双绞线,并将变频调速系统侧的屏蔽层接地(PE)。如果干扰非常严重,应将屏蔽层接控制电源地(GND)。对于RS-232通信方式,控制线路尽量不要超过15m,如果要加长,必须随之降低通信波特率,在100m左右时,能够正常通信的波特率小于600b/s。对于RS-485通信,还必须考虑终端匹配电阻。对于采用现场总线的高速控制系统,通信电缆必须采用专用电缆,并采用多点接地的方式,才能够提高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