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变频技术 > 变频技术
变频器调速系统驱动恒功率负载的设计要点
来源:艾特贸易2018-05-11
简介卷扬机、机床主轴电梯、自动扶梯等均属于恒功率负载,其特性如图 3-2 所示。 变频驱动系统在基频转速( 50Hz 或 60Hz )以上的范围内,可由变频器控制其输出电压为一定值,使电机产
卷扬机、机床主轴电梯、自动扶梯等均属于恒功率负载,其特性如图3-2所示。
变频驱动系统在基频转速(50Hz或60Hz)以上的范围内,可由变频器控制其输出电压为一定值,使电机产生的转矩性质为恒功率特性,所以,在基频转速以上,采用普通异步电动机和通用变频器,能满足像机床主轴那样高速时转矩变小的特性。而在基频转速以下的范围内,由于变频器采用U/f恒值控制,电机的输出功率与转速成正比,电机产生的转矩为(磁通×转子电流),所以,在驱动恒功率负载时,为了确保低速高转矩,需要加大磁通量和电机转子电流(当然也要加大电机的定子电流),这就必须大大增加电机和变频器的容量。
图3-2 恒功率负载
❶表示相对值或标称公值
图3-3是变频器驱动负载时的特性曲线,图中,坐标是以相对值表示的,横坐标表示速度,纵坐标表示功率P、转矩T和电压U。
如图3-3所示,驱动恒功率负载时,一般将转速0~1.0(p.u.)之间作为恒转矩区域,转速超过1.0(p.u.)以上的范围作为恒功率区域。1.0(p.u.)的转速称为基频转速。以基频转速的m(m>1)倍转速进行恒功率运转,称为1:m的恒功率运转。
如图3-3为1:2的恒功率控制时的特点。例如采用矢量控制时,当转速频率fs为一定时,在恒功率区域,对电动机电压(变频器输出电压)与转速(变频器输出频率)的比以√m的比例进行控制,可推算出转矩与(B/f) ²成正比,因此在转速2.0(p.u.)点上,转矩有如下关系:
TM∝(E/f)²=(1/√m) ²=1/m=1/2
即,转矩为基频转速时的1/2。
图3-3 普通电动机驱动1:2恒功率输出
(a)负载要求的转矩特性;(b)驱动负载时电机的输出界限;
(c)以基频速度为标准(转差频率恒定时);
(d)以基频速度为标准(增大转差频率时)
如图3-3(a),若电动机定子绕组产生的电压降被忽略,可视为U≈E,而且,在恒转矩区域(低频时),为增强转矩而进行的电压补偿也被忽略不计。因此变频器能输出的最大电压与变频器电源电压几乎一样,最高转速[图中转速为2.0(p.u.)的点]的输出电压为最大输出电压。例如变频器电源电压为380V,转速为2.0(p.u.)时,电动机电压为380V,而在基频转速时的电压为电源电压的1/√2倍,约266V。
图3-3 (b)表示在上述条件下选择的变频器及电动机的输出,如图中虚线所示,保持E/f到变频器的电源电压为止为一定值。
图3-3 (c)是以基频转速点为变频器最大输出电压,恒功率区域电压固定的输出特性。由于最高转速E/f值是基频转速下E/f恒值时的1/2,转矩是恒转矩时的1/4,若按P = TMn/975进行计算,功率是恒定功率时的1/2。以上是保持转差频率f为一定的情况,实际U/f控制的变频器会使fs增大,输出的是如图3-3(d)的恒功率特性。
对于一般的普通异步电动机来说,由于受到电动机机构的限制,只能实现1:2,最大1:3的恒功率运转。为了使机床主轴驱动拥有更广泛的恒功率运转范围,有的厂家专门设计了可进行绕组切换的电机,以达到降低基频转速的目的。当采用矢量控制的变频器对其驱动时,恒功率范围可达到1:12以上。
(作者稿费要求:需要高清无水印文章的读者3元每篇,请联系客服,谢谢!在线客服:)